淺談中國當代攝影的內涵和形式
作者: 多倫多藝廊主持人高耀星博士
廿世紀的八十年代以前,中國社會經歷著強烈的動盪,對多數中國人而言,專業攝影是為紀實、宣傳和生活必需而存在的。如此概念下的攝影基本形態大致分為兩類。第一是新聞類攝影,所涉內容多為政經活動、社會發展、自然景物和人生百態;第二是服務類攝影,例如人物肖像和影像設計。整體而言,這些作品雖然也可能具有美感,但畢竟都是以實用為主,強調的是客觀影像的留存和傳播。相對而言,少數強調藝術性的專業攝影家往往又走向另一極端,創作大致圍繞風花雪月和光影造型。概括而論,上述的表現方式,構成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專業攝影的基本格局。
八十年代起的現代攝影試圖突破舊的感知思維,更加凸顯光影、焦點與色調的對比,並在圖像創造的過程中,更多的運用燈光、道具及排演,以真實又暗藏隱喻的方式,傳達特定的信息。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社會快速的轉型和電子時代的來臨,中國當代攝影進入了一個不斷實驗和嬗變的新階段。裝置、行為、影像等混合媒介技術的應用已然成為前衛攝影家習以為常的表達手法。原本以「紀實」和「純藝術」的型式存在的攝影,在新觀念以及科技的激發下,悄然轉化為直接傳達藝術家理念的重要表現方式。這樣的發展,將攝影從以表現客觀事物的手段,轉變為呈現主觀理念和具有獨立存在價值的作品。
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問題是,在這種觀念化的攝影作品中,作品的紀實作用與審美功能是否必然(或必須)讓位於作品的觀念思想?筆者同意當代攝影應以觀念第一,但這並不代表它脫離現實,也不意味型式和技術不再重要。觀念的傳達必需考慮觀眾的共鳴,並依賴恰當的形式和技術,不可能斷然孤立。反過來說,合宜的載體、型式和技術,必然會增強當代攝影的表達力、感染力和藝術性。缺少了這些元素,很難成就好的當代攝影。
本屆多倫多中國攝影藝術節重點展現華裔攝影家透過他們的語言,多面向反映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等諸多現實問題的成果。例如,女攝影家連芷平以個案方式考察中國女性的情感與生活狀態;李日天的紅色記憶系列隱喻了特定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態和價值取向;戴翔的新雷鋒故事系列對中國新時代價值觀提出了尖銳的考問和尷尬的詮釋;姚華及蕭萱安的愛與死系列用觀念攝影手法表達夢幻般的情境、、、。
從屬於一項快速發展中的藝術門類,這些入選的作品在觀念、形式和技術的結合上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部分作品對政治和社會提出深刻反省的同時,也在和技術的層次上充分呈現了高度的藝術性。觀眾可透過這些作品傳達的先鋒性,感受視覺的衝擊,並反思虛構與真實的界線。
如有興趣,請至本網站的 Gallery 頁面,欣賞更多攝影展作品。
戴翔 (天津) 2011 多倫多中國攝影節參展作品"雷鋒系列" (之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