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應所帶動的歷史與文物價值,是藏家購買民國政要手跡 (包括各種形式的書法、硬筆信箋、詩抄、筆記、、、) 的重要原因,此即所謂「書以人重」的收藏理念。換言之,衡量此類物件的市場價值與收藏品位時,著重的是書者的名望、地位、功業、學養、、、等藝術以外的因素。而收藏一般書法家作品時,藏家相對強調藝術考量,即所謂的「書以藝重」。在評價民國政要書法時,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基礎。例如梁啟超、孫中山、黃興、胡漢民、陳少白、、、等人,除了長期且普遍地受到全球華人的高度評價,也是許多外國人士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對象,其書法受到重視的程度相對更高,價格也容易得到支撐。

 

另一方面,因為國、共長期鬥爭結果,基於歷史恩怨與政治因素,在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大陸對部分民國時期黨、政、軍名人的評價未盡公允,一般人士對他們的認識較為有限,甚至存有偏頗的印象。例如,何應欽及陳立夫等國府要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製作的歷史劇集中,他們的形象就頗為負面。另一方面,這些人在一九四九後隨國府播遷,長期在台灣活動,大陸的藏家較少機會接觸到他們的作品;這種由客觀限制所造成的疏離和陌生感,也是他們書法價格在前幾波書畫熱潮中,沒有明顯上揚的重要原因。一但認真整理起來,此列名單還相當的長;例如,林森、居正、閻錫山、趙恆惕、王寵惠、孫科、錢大鈞、薛岳、顧祝同、袁守謙、郭寄嶠、、、等。隨著近年來兩岸互動日趨密切,以及中國官方與大陸民間對民國歷史的重新認識與詮釋,許多名人的形象也得到「平反」,前述的冷灶現象也已逐步產生變化。筆者樂觀預期,在未來數年之內,應該會有一波民國政要書法的小熱潮。

 

關於「書以人重」的收藏理念,筆者還想簡短補充兩個觀點。第一、其實不僅是民國政要書法,自古至今能創高價的書法,幾乎都是出自「名家」。一件無款、無名頭或小明頭的作品,除非經過嚴謹考鑒,證明是出自特定時期(例如唐、宋)的原跡或是特別精采的作品,一般很難在市場上創造高價。反之,只要名頭夠大(姑且不論名、實是否相符),即使是當代作品,也往往能得到市場的青睞,賣出好價。第二、評價民國政要書法時,固應以名氣為先;但我們必須清楚,他們當中並不乏書法高手,有些人甚至還在近、現代書法史上享有卓著的地位;于右任、胡漢民、譚延闓、陳樹人、、、等人,即是很好的範例。

 

多數曾經叱吒一時的民國政要已然謝幕,他們在世時不一定以書法知名,但他們留下的翰墨手跡,除了反映著一個個曾經輝煌的身影,也流露出特定時空環境的特殊韻味。它們目前仍屬冷門,但值得持續關注,是一個兼具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的收藏專題。

 

 

胡漢民 (1879-1936)
張繼 (1882-1947)
戴繼陶 (1890-1949)
李少白 (1884-1946) 1909年入同盟會、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國會參議員、陸軍中將,1922曾任張作霖全權代表。
顧祝同 (1893-1987) 何應欽 (1890-1987)
錢大鈞 (1893-1982)